2007年4月24日 星期二

倪克方塊(Nicker Cube)

倪克方塊(Nicker Cube),由瑞士心理學家倪克(Louis Nicker)於1832年所提出,倪克方塊是一個由12條直線所組成的一個平面圖....
##CONTINUE##
倪克發現,在人的視覺意像裡,卻會不由自主的將它看程式以下兩種情形中的一種:
1.一個由右上方俯視所見的立方體
2.一個由左下方仰試所見的立方體
這兩種視覺意象再人的意識中,甚至還會相互排斥,無法同時並存,也就是說,在面對尼克方塊的時候,人的意識狀態實際上是再上述兩個視覺意象之間往復跳動,不是情況1就是情況2,這是一種認知上情不自禁的現象.....

這是我在看毛治國的<決策>中看到的一個圖,很有趣,明明是一個平面圖,卻變成立方體,其實只是著眼點的不同罷了,用不同的著眼點去看,除了立方體外,我還看見了平面!!將著眼點放到中間的菱形,就會變成平面,但是這3個視覺意象是無法共存的,看久了,似乎會看到許許多多的組合,眼睛都有點花了,而且重新建構圖像的速度會變快,滿好玩的,讓大家看看,有什麼新的心得,請大家可以分享一下....

P.S 其實<決策>一書中還有兩個輔助解釋倪克方塊的圖,也很有趣,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翻翻看這本書,在第226頁


參考資料&資料來源
<決策>,毛治國/著,天下文化出版
圖出自:http://www.stat.ucla.edu/~sczhu/Talks/LAL_DDMCMC.pdf

3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說起來~2D的繪圖都可以說是一種「視覺的騙術」....

關於視覺心理我也讀過一些~
也看過不少有趣的圖形~
最有名的大概就是「魯賓之盃」和「少婦與老太婆」吧XD

匿名 提到...

嗯嗯~~
這讓我想到密碼學....XD
魯賓之盃就是Vise V.S Face吧??
少婦與老太婆也很經典....
我好像是先看到少婦吧!!

匿名 提到...

嗯~魯賓之盃就是那個~
其實那一類的圖形正式的名稱叫做"圖地反轉".....

當時有所謂的「完形學派」(古斯塔學派)~在視覺心理上做了不少實驗~~
圖地反轉便是其中一項(魯賓之盃為其代表)

群化法則~

錯視(田田說的尼克方塊就屬此項當中的「多義圖形」)~
還有曖昧圖形(也是錯視的一種)(少婦與老太婆)等

當時上密碼學時~好像都把話題圍繞在藏圖~藏字上打轉~
但我覺得它們真正的意義是在於視覺心理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