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3月13日 星期二

<藍海策略>與麥克‧波特的<競爭策略>

距離<藍海策略>這本書上市,已經一年了,<藍海策略>甫一推出,便造成轟動,全台灣,全世界都充斥著藍海策略這四個字,好似只要跟這四個字扯上邊,一家企業便是具有競爭力的好企業,便是能得到良好獲利的賺錢企業....
##CONTINUE##
藍海策略另一個賣點,就是主打他是藍海(Blue Ocean),是無人競爭的市場,是可以創造獨特價值的公司,而他打的對象,就是國際鼎鼎有名的策略大師--麥克‧波特(Michael Potter)所提出的<競爭論>,<競爭策略>....等,與藍海相對的是紅海(Rea Sea),是指競爭市場中各家公司為了市佔率,而不惜進行割喉戰將市場染紅...

當然,以<藍海策略>這種暢銷書來說,做做這種噱頭其實是很重要的,好像把波特的競爭策略批的一文不值,挑戰大師級的著作,是一條成名快徑,以這一點來說,<藍海策略>這本書是做到了,而我看了<藍海策略>之後,也深覺作者的理論頗為精闢,尤其是創造藍海的四個方法,消除(Eliminate),減少(Reduce),提昇(Raise),創造(Created),這論點真不錯,一家企業只要將核心能力作到這四個特點,創造出獨特的價值,就能得到開創藍海的核心能力,書中再配合作者舉出的實例,可說是非常的有說服力.....

但是,人稱世界第一流的管理大師Michael Potter僅僅就只是這樣嗎??記得我剛看完<藍海策略>的時候,友人就跑來告訴我說,"我們系上的教授說,其實藍海策略的概念並不是最新的,Potter早就提出過類似的論點了,而藍海也會慢慢變紅",一聽之下,藍海變紅當然是一定的道理,某企業一但賺錢,其他企業當然會群起效尤,這時候藍海就會慢慢轉紅了,而真正的藍海公司必須在市場染紅之前,持續創造藍海....

而Potter當年所提出的觀點,當時我並沒有特意去找書來看,直到最近看了2007年3月期的哈佛商業評論(Harvard Business Review,HBR),其中有一篇是講策略,就是1996年在HBR所刊登的Potter的名篇<策略是什麼?>(What Is Strategy?),看了這篇,終於讓我把藍海策略跟波特的競爭策略所連了起來....

Potter的這篇,強調公司必須找到自己獨特的定位,為自己量身打造,要與其他公司有所差異,"策略定位的本質是,選擇與競爭對手不同的活動",而策略定位要如何得到??波特強調就是取捨!!所謂的取跟捨,其實就是藍海策略裡的創造藍海四方法消除(Eliminate),減少(Reduce),提昇(Raise),創造(Created),而這四項活動(其實就是取跟捨)所創造出來的各項活動,都必須緊密契合,才能長保競爭力,"全面性管理的核心就是策略:界定企業獨特的定位為何,作出取捨,並讓企業的活動都能互相契合",各位看倌,波特大師在1996年提出的論點,是否跟藍海策略很像??

最後,<藍海策略>這本書還是直得讀一讀的,畢竟他算是寫的頗有系統性,尤其是那六個途徑,四個方法,其實都指給企業一條明路,雖然出書的時間比波特晚了10年,但是藍海這東西其實是生生不息的,簡單的說藍海就是商業競爭的產物,總有人會不斷的改造自我,得到獨特的利益,現在有,10年前波特撰文的時代也有,千年前的商業活動一樣有....



資料來源&推薦閱讀

<藍海策略>(Blue Ocean Strategy),金偉燦(Kim, W. Chan)、莫伯尼(Mauborgne, Renee)/著,天下文化出版

<策略是什麼?>(What Is Strategy?),麥克‧波特(Michael Potter)/著,哈佛商業評論(Harvard Business Review,HBR)中文版,新版第七期(2007年3月),天下文化出版
 

沒有留言: